最专业的服装导航服装综合资讯网,号称服装界中的hao123,服装网址一网打尽 竟在71FZ.COM

服装知识百科 | 不拘一格的“便服”发展史

  祭服用于祭祀,朝服用于朝会,公服用于公务,这些服饰都是礼服。与礼服相对的服装叫便服,它是帝王百官及士庶百姓平常家居时所穿的衣服。  

  便服也称“便衣”

  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昏后,李陵便衣独步山营。”《宋史·舆服志》:“朝章之外,宜有便衣。”这里的“便衣”,都是相对礼服而言。这和我们今天称不穿制服执行公务的公安人员为“便衣警察"是一个意思。在古时,人们习惯将有官之人退朝闲居称之为“燕居”,因此,也将便服称为“燕服”。《诗经·周南·葛覃》有句云:“薄污我私,薄浣我衣。”汉毛亨注:“私,燕服也。妇人有副袆,盛饰以朝事姑舅,接见于宗庙,进见于君子,其余则私也。"这里的“燕服”。就是指贵族妇女的便服。 和燕服含意相同,古代也有将便服称为“野服”的,如宋人王进之《送僧归蜀》诗:“东君私我此身闲,脱却青衫野服更。”这里的“野服”,通常指官吏便服,即在野之服,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朝、野之别,所以也用不着这么称呼。当然,也有将农人、渔夫称之为“野人”的,“野人”之服,有时也叫“野服”,但和前者的意思是不一样的。  

  由于便服是家居之服,所以受制度的约束比礼服要小得多,俗话说:"只有百年不变之礼,断无十年不变之俗",祭服、朝服和公服是礼制的产物,所用质料、色彩、款式和纹饰等都有统一的规定,一有变动就会影响到全国,因而变化不是很大。便服就与此不同,它是人们的家居之服,基本上不受礼制的制约,所以形式多样,变化无穷。影响这些变化的原因,主要是社会风尚的变迁。 在深衣出现之前,人们的衣服多制成两截,不论是朝祭之服,还是家居便服,都由上衣和下裳组成。深衣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服装形式。但最初并不作为礼服,而是以便服的形式出现的。由于其形制简便,穿着适体,后渐渐演变为一种礼服。  

  在深衣的演变过程中,大抵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:先是采用曲裾;当人们的内裤得到完善之后,进而发展为直裾;以后又从直裙发展为襜褕和袍,袍和襜褕并行了一个阶段之后,则替代了襜褕。 袍是一种长衣,通常制为两层,中纳绵絮,最初被当作内衣,穿著时必须另加罩衣。 

  《礼记·丧大记》:"袍必有表"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到了汉代,人们在家居时,可以单独穿此,不需要另加罩衣,只是为了美观和增强衣服的牢度,特地在领、袖、襟、裾等部位缀以缘边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袍的款式不断变化,装饰也更为精美,到东汉时,已经成为新娘出嫁时必备的礼服,不分尊卑,都可穿著。因为变成了礼服,所以颜色和装饰上有了规定,以别等差。如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记:"公主、贵人、妃以上,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,采十二色,重缘袍。特进、列侯以上锦缯,采十二色。六百石以上重练,采九色,禁丹紫钳,三百石以上五色采,青绛黄红绿。二百石以上四采,青黄红绿。贾人,缃缥而已。"贾人即商人,汉代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,所以规定商人家的女儿出嫁,只许穿浅黄及浅青两种颜色的袍服。  

  袍由内衣变为外衣,正值襜褕的流行时期,由于袍中纳有绵絮,不便采用曲裾,所以在式样上较多倾向于襜褕,时间一长, 襜褕和袍被融合成一体,变成一种服装,不论有没有绵絮,统称为"",襜褕的使命便告结束。  

  袍服取代襜褕之后,用途变得更为广泛。上自帝王,下及百宫,礼见朝会都可穿著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中就有这方面记载:"乘舆〈皇帝〉所常服,服衣,深衣制,有袍,随五时色。……今下至贱更小吏,皆通制袍,单衣,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。 

  "魏晋以后此风愈炽,据《旧唐书·舆服志》记:"隋代帝王贵臣,多服黄文绫袍,乌纱帽,九环带,乌皮六合靴。百官常服,同于匹庶,皆著黄袍,出入殿省,天子朝服也如之,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,盖取于便事。"官吏公服也用袍制,并以袍色辨别等差。袍服虽然被用作礼服,但土庶百姓仍可穿著,只是质料较为粗劣。史籍中常出现"绨袍""麻袍""布袍"等名称,就大多指百姓所穿之袍。

  在汉代,凡被称为""的衣服,基本具备这么几个特点:  

  第一,采用交领,两襟相交,垂直而下; 

  第二,质地较为厚实,有时还纳有絮绵。 

  第三,衣袖宽大,形成圆弧,至袖口部分则明显收敛,以便活动。在汉魏时,社会上还出现一种新的服装,这种服装的特点和袍恰好相反。袍以交领为主,它则以直襟为主;袍多采用双层,它则制为单层;袍服袖子呈圆弧型,它则呈垂直型;袍的袖口窄小,它的袖口则非常宽敞,这种服装,被称为""。 由于采用了对襟,所以衫在使用上比袍更为方便,尤其在夏季,衫襟即可用带子系缚相联,又可不系带子,任其自然敞开;袍服采用的是交领式大襟,就不可能做到这点。在魏晋时,这种对襟之衫深受人们的喜爱,不分男女,都可穿著,尤以读书人所穿为多。江苏南京西善桥出土?quot;竹林七贤和荣启期"砖印壁画,共刻画有8位士人,全部穿衫,有的还袒露着胸怀。南北朝时,因受胡服的影响,民间男女穿衫者日益减少,到南宋时,则重新流行。  

  唐宋时士人所穿之衫名谓"襴衫"。通常以细布制成,领、袖、襟、裙加以缘边,在衫的下 摆近膝盖部分,往往还加上一道横襴,"襴衫"之名即由此而来。据说这道横襴是唐中书令马周建议加上的,他认为古代礼书中没有关于衫的记载,为了表示对古礼的尊重,特地加上这么一道横襴,以示未忘上衣下裳的祖制。 

  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:"中书令马周上议:"《礼》无服衫之文,三代之制有深衣。请加襴、袖、褾、(衣+巽)为士人上服。"宋代士人仍用此服。《宋史·舆服志》:"襴衫,以白细布为之,圆领大袖,下施横襴为裳,腰间有辟积。进士及国子生、州县生服之。"这种襴衫实物,在江苏金坛南宋的一座士人墓中曾有出土。 唐宋时百姓所穿的衫,和士人有所不同,一般多做得比较短小,长不过膝,并在骻部前后或两侧各开一衩,以图劳作方便。因形得名,俗称"缺骻衫"。除男子以外,妇女穿衫者也很普遍,著名唐画《簪花仕女图》中的贵妇,就穿着轻薄透明的宽衫;宋徽宗《宫词》中对这种轻衫也有描绘,如:"女儿妆束效男儿,峭窄罗衫称玉肌。"在福建福州及江西德安的宋代女性墓中,还有这种大袖宽衫的实物出土。因为衣袖特别宽敞,所以宋代干脆将这种女服称之为"大袖"。不过这时的大袖,已用作妇女的礼服。宋人吴自牧记南宋时临安(今杭州)风俗,男女成亲之前,男家须向女家下聘礼,富贵之家当备"三金",即金钏、金镯、金帔坠(一种衣饰〉;普通之家,"亦送销金大袖,黄罗销金裙段"等物,这些服饰,就是专为新娘出嫁那天准备的。  

  衫本来是单层的,所以又名"单衫",后来用的人渐渐增多,用途也更为广泛,于是又出现了缀有衬里?quot;夹衫",不过没有在双层之间纳以絮绵,古代的御寒之服只有棉袍、棉袄,却从未听说有什么"棉衫"。现代的服装设计师对传统服饰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,所以给新设计出来的服装定名时,往往会闹出笑话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纳有鸭绒或棉的冬衣称之为"滑雪衫""羽绒衫",严格地说,这些名称都是有失妥当的。  

  衫从单层变为双层,穿著的时间有所延长,除这一变化?唐宋时的衫还不限于对襟,也有用大襟圆领的,在款式上更接近于袍。  

  元明时期的男子日常家居也穿袍衫,根据袍衫的不同形制,定有各种不同的名称,常见的有直裰、道袍、曳(衣+散)、裙子等。  

  直裰也作"直掇",早在宋代已经出现,一般以素布为之, 对襟大袖,衣缘四周镶有黑边,最初多用作僧人和道士之服。如宋赵彥卫《云麓漫钞》谓:"古之中衣,即今僧寺行者直掇。"苏辙《答孔平仲惠蕉布诗》:"更得双蕉缝直掇,都人浑作道人看"从苏辙的诗句中,可知在当时文人中,也有穿直裰的,只是在世人眼中,这种服装仍为僧侣之服。到了元明时期,直裰的形制有所变异,通常用纱縠、绫罗、绸缎及苎麻织物制成,大襟交领,下长过膝。多用于士庶男子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二回:"忽见楼梯上又走上两个戴方巾的秀才来:前面的一个穿一件茧绸直裰,胸前油了一块,后面一个穿一件元色直裰,两个袖子破得晃晃荡荡的,走了上来。"说的正是这种服装。 道袍本来也是释道之服,元明之时广泛用于士庶男子。也以绫罗绸缎为之,单、夹、绒、棉各惟其时,通常采用大襟、交领、两袖宽博,下长过膝。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陆五汉硬留合色鞋》:"(张荩)自己打扮起来,头戴一顶时样绉纱巾,身穿着银红吴绫道袍。 

  《古今小说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"只见一个卖布的客人,头上带一顶新孝头巾,身穿旧白布道袍,"指的都是这种衣服。  

  曳(衣+散)"一撤",也是袍衫之类的服装。一般用纱罗苎丝制成,大襟,长袖;衣身前后形制不一,后者制为整片,前者则分为两截:腰部以上与后片相同;以下则折有细裥,裥在两侧,中间留有空隙。明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谓:"衣中断,其下有横摺,而下复竖摺之,若袖长则为曳撒。说的就是这种服装。元明时多用作士庶便服。据说明代南京有一个名叫寇天叙的官吏,对当时朝廷权贵的巧取强夺颇为不满,"每日带小帽、穿一撒坐堂。"即便是权势显赫的江彬派人来索取钱物,他也佯为不知,假装糊涂。直到那些差官进入朝堂,寇天叙才起身叹道:南京百姓实在太穷,仓库空虚,没有钱财,要不然我怎么会穿著这身"小衣"坐衙办公呢?"小衣"有两种含意:一是指便服,有别于行礼时所穿的"大衣",另一指人们的内衣、短裤。现在有些文史工具书在诠释"一撒"这种服装时,往往根据寇天叙所说的"小衣",将其说成是内衣,并认为他只穿一条短裤坐堂视事,其实那是一种误解,寇天叙穿的"一撤",就是"曳撒",它是士庶男子的一种便衣。 褶子也是明代男子的常用便服。其式或用交领,或用圆领,两袖宽大,下长盖膝。腰部以下折有细裥,状如女裙,不分尊卑,均可穿著,尤以官吏、士人所穿为多。明无名氏《天水冰山录》记严蒿被查抄的金银细软中,就有油绿绢褶子3件;绿褶子3件;玉色罗褶子2件;蓝纱褶子4件及蓝紬褶子4件。 《金瓶梅词话》79回,写西门庆外出时,"身穿紫羊绒褶子,围着风领,骑在马上,"反映了当时习俗。直到今天,传统戏曲服装中仍保留着这一名称,通常用于小生,只是形制有些变化。 上述便服都是长衣,古代男女日常家居除穿长衣外,有时也穿短衣。 襦是最常用的短衣。 

  《礼记·内则》:童子十年,"出就外傅,居宿于外,学书计,衣不帛襦銙。"许慎《说文·衣部》:"襦,短衣也。"在东汉前,男女均著,东汉后则主要用于妇女,既可用作衬衣,又可穿出在外。其制有长短、单夹之别,长者不过膝下,短者仅至腰间,夹襦之中有时还可以纳入绵絮,即后世棉袄的前身。汉魏时,一般多用大襟,衣襟右掩;衣袖则有宽窄两种。至隋唐时,襦的式样又有变化,除大襟外,更多采用对襟,穿时将衣襟敞开,不用钮带,下摆部分则束于裙内。衣袖则以窄袖为主,袖长大多至腕,也有长过手腕者,唐人《纨扇仕女图》中有所反映。 

  唐代以后,历经宋元明清各代,一直用作妇女便服。直到清代中期,因为袄的流行,其制渐绝。 袄是从襦衍变出来的一种短衣,衣长大多到人体的胯部,以质地厚实的织物制成为多,大襟窄袖,缀有衬里,所以也称"夹袄"。若在其中纳以絮棉,则称"棉袄"。这是士庶男女的常用冬衣。白居易《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》诗:"水波文袄造新成,绫软绵匀温复轻",咏的就是这种冬衣。袄的出现,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,宋代以后广为流行,到了清代,几乎成了士庶妇女的主要便服,使用时和裙子相配。《红楼梦》中就有不少记叙。如24回:"宝玉坐在床沿上,褪了鞋,等靴子穿的功夫,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,青缎子坎肩"。晚清时袄的形制又有变异,除短袄外,还出现了一种长袄,下长盖膝。民国妇女受西洋"曲线美"的影响,为了体现柔美的身姿,又将袄的长度恢复到胯部以上地位。 襦袄虽然是短衣,但都采用长袖,古代男女便服中,也有用短袖衣的。汉魏时流行的绣裙,就是一种短袖之衣。其制为大襟,交领,袖口宽敞,并装饰有漂亮的衣边。因为短袖衣的衣袖为长袖衣之半,所以汉魏时将短袖衣称之为"半袖",魏明帝见杨阜时所穿的便服,就是"缭纵半袖"。唐宋时称半袖为"半臂"。天宝年间,安禄山深得玄宗皇帝的恩宠,被封为范阳节度使,执掌今北京一带的军政大权。为了抚慰这位杨贵妃的"义子",唐玄宗常常亲赐给他各种衣物,其中就有半臂。 

  " 半袖的半臂和袖长,通常都在上臂,唐代还有一种短袖之衣,两袖之短仅能掩住肩膀,前后不开衣襟,著时由颈部套下,一般罩在长袖衣外,下与腰齐。这种服装名叫"(衣+盍)裆",唐人小说《崔小玉传》中的女主人公霍小玉平时就穿着这种(衣+盍)裆。  

  比(衣+盍)裆更简便的短衣,那就是背心了。背心也称"裲裆""背褡""被搭",本来专用作衬里,是一种内衣,魏晋以后开始被穿出在外,加罩在其它服装外面。后来,也有直接穿着背心,里面不另衬衣服的,多见于士庶男子。当然,这种情况只适宜于夏季。据记载,宋代在街市上叫卖的商贩,夏日就常穿著这种背心。我们从宋代风俗画卷《清明上河图》中,还可看到这些穿着背心的人物。 清代背心也叫"坎肩",除了单层的外,还有夹层的,丝绵的和皮里的。 

  《红楼梦》第19回写黛玉服饰:"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,加上银鼠坎肩",即指此。 在清代坎肩中,最有特点的是一种名叫"巴图鲁坎肩"的背心,通常以厚实的质料制成,中纳絮绵,或缀以皮里,其制多被制成胸背两片,长不过腰,衣襟既不是直开,也不是斜开,而是横开于前片胸间,上钉钮扣7粒;左右两掖也各钉钮扣3粒,合为13粒,因此也称"一字襟马甲",或称"十三太保";最初多为武士骑马时所著,衬在袍衫之内,作为御寒之服。"巴图鲁"即为满语"勇士"的意思。如果觉得身热,则可以从外衣领襟处探手将钮扣解开而脱下,不需要解开外衣。后来这种背心传到了民间,大受人们欢迎,不分男女均喜著之,并且从内衣变成了外衣。 

  《清碑类钞·服饰》:"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儿,各部司员见堂宫,往往服之,上加缨帽。南方呼为’一字襟马甲’,例须用皮者,衬于袍套之中,觉暖,即自探手,解上排钮扣,而令仆代解两旁钮扣,曳之而出,借免更换之劳。后且单夹棉纱一律风行矣。"目前在南北各地的博物馆及收藏者中,仍有这种坎肩实物的遗存。  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(2008) 71服装之家(71FZ.COM)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服装类网站第一品牌 about/关于 网站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