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专业的服装导航服装综合资讯网,号称服装界中的hao123,服装网址一网打尽 竟在71FZ.COM

服装知识百科 | 《民族服装知识百科18》瑶族服饰[图]


  瑶族是我国人口超过一百万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广西、湖南、云南、广东、贵州、江西6省区的130多个县市。广西瑶族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1%,湖南次之,云南再次之。“大分散,小集中”是瑶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。

  云南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人口的10.37%,一半以上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,富宁、 麻栗坡、马关、广南4县较多。此外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、金平、河口等县,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,思茅地区的景东、江城、墨江等县均有分布。

  据史籍记载,瑶族属于先秦和汉唐时期洞庭湖周围的“长沙蛮”、“武陵蛮”中的一部分。因服饰、居住地区域各异的原因,自称有“秀”、“门”、“孟”、“睦”等。他称亦有“蓝靛瑶”、“红头瑶”、“白线瑶”、“黑瑶”、“沙瑶”等。

  瑶族进入红河州的确切时间史籍无明确记载,但在今文山州、红河州一带,唐代时已有“苗众”(包括瑶族在内)居住,还有部分瑶族是明、清之际才从湖广辗转迁入的。瑶族进入红河州的路线大致是4条:一是从两广经文山抵建水后分支进入元阳、红河、绿春、金平、屏边、河口;二是从文山进入河口,再向屏边、金平迁移;三是由广西经贵州抵蒙自,再进入金平、河口;四是从广西转道越南再进入河口、金平、绿春。州内瑶族由“秀门”和“吉门”(又称“育勉”)组成。“秀门”人口稍多,包括他称为“蓝靛瑶”、“平顶瑶”、“白线瑶”、“沙瑶”、“黑瑶”等在内;“吉门”专指他称为“红头瑶”的。两者都认为始祖是盘瓠,祖居洞庭湖。

  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,由于地区不同,又有若干方言土语,但只要同一支的瑶族均可通话,“秀门”支与海南岛的苗族语言相通。红河州内瑶族语言基本属于“勉”语。瑶族无文字,不知何时起,经父子相传、师徒传授,以瑶音瑶意借用汉字来记述本民族的历史、经文、诗歌和书写信件、契约和经济帐目。

  个体家庭是构成村社的基本单位。各个独立家庭中以男性长者为家长,父不在长兄为尊。弟兄成婚后,在舅父主持下分家另立门户,家庭财产均分、非入赘女婿和非婚子亦有权分享。祖房由幼子女与父母同住。分家后的弟兄,仍有赡养老人和扶养年幼弟妹的义务。妇女地位低于男子,没有继承权,吃饭不能与男子同桌,更不能与父兄言笑,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男子的尊重,如回家、出门必先与女主人的招呼,妇女可积存“私房钱”,寡妇改嫁可带走娘家带来的财务及自己的“私房钱”。

    除婚丧、年节、祭祀和伦理规定外,还有一些禁忌:男女的“皇帝头”,任何人不能触摸。产妇不满月,外人有得进家门。正屋门口有得晾晒衣服,不得坐门坎,家中不许吹口消。神桌上禁放杂物。不能踩跨火塘和往火塘内吐痰,火塘上的三脚铁架不能随便移动。产妇、孕妇不能在神桌前停留。不能踩坟墓和在墓地炸石挖土。严禁砍伐村前寨后的风水林。

  五色斑斓是瑶族服饰的特点。所有衣料除部分装饰的花边、丝线、绒线和部分银饰、料珠以外,全为自种棉花,自纺自织自染自缝。男子上身穿对襟或斜襟衣,长排蜈蚣形银扣或布纽,下穿纽裆长裤,头戴马尾编织的平项圆帽或缠头巾。“吉门”男子头巾绣有五彩花纹,上衣背上绣方形图案,称“盘王印”。小孩不分男女均戴布制圆形平顶花帽。“吉门”女子从头到脚的打扮均突出红色,红头巾系红流苏,头包上顶扎成或旗形尖顶;正开襟长袖紧身衣,袖口、衣边均绣饰以红色为主的花纹,红腰带,红后围裙,胸前缀银排扣并吊系红色绒球;瘦腿长裤镶红边,红勾尖鞋;戴银项圈、手镯、戒指等,因而人称“红头瑶”、“秀门”女子着青色上衣,前长过膝,后裙拖地,衣尾以腰带系扎腰间,胸前吊系五色料珠串,瘦腿裤亦镶花边。头发束顶,绿春县碗形银簪插扣,其他地区以芭蕉叶或笋叶制成圆顶覆盖,然后在顶上中心有圆白布的蓝色方巾。河口县桥头河沿岸的“秀门”女子,头顶红边蓝布头帕,系白色流苏,故人称“白线瑶”。

  居住河谷的“秀门”,因与壮族沙人习尚往来故称“沙瑶”,妇女头顶黑色纱帕,着形似汉族旗袍的黑色长上衣,窄腿裤,一般不加花边。无论何支,瑶族妇女均喜以猪油梳饰头发,修眉,喜用青蓝色衣料;出门时男子背用线和马尾编织的网兜,女子背一面红一面黑的挂包。

  男上衣有对襟及左大襟两种,束腰带。裤长短不一,有的长及脚面,有的短至膝盖,多以蓝、黑为主。广西南丹大瑶寨男穿长至膝盖的白色灯笼裤。广东连南男蓄发盘髻,头包红布,插野雉毛。

  妇女服饰多种:有的穿无领短衣,系腰带,下着裙子;有的着长及膝盖的对襟衣,腰束长带,穿短裤或长裤;有的在衣领、衣袖与长裤脚绣各种图案。广西大瑶山妇女头戴有三条弧形大银钗,两头上翘。不少妇女衣服除饰银牌外,还戴银镯及耳环、项圈等。粤北及云南等地妇女过去还戴一种支架高耸、上蒙黑布、下垂红缨络的帽子。 

    瑶族耳环

  首饰。流传于广西金秀。银制,呈环状,首尾不连接。环圈直径一般为3—6厘米,形式多样。环圈内常镶上各种饰物,有宝剑、鱼、心等。环圈缠银线或镶上各种饰物。环圈下亦坠各种饰物,有呈锥形、尾弯成钩形的薄银片等。造型以扁银线盘旋涡状银圈与饰物结合,加上大圈和无花纹银片。妇女、儿童坠于耳垂。逢年节喜日,有的妇女还戴两三对。

  瑶族盖头巾

  服饰工艺。俗称“帕”。流行于广西金秀,盛行于清代乾隆年间。为长方形挑花锦。长约77厘米,宽56厘米,黑布作底,布满挑绣图案,两头有长约5厘米的黑线穗子,四角有红黄相阐、长约20厘米的穗子。多用自然景物为纹样,骨架为直线排列成二方连续,围成四方形。花呈八角形,称“大树花”、“小树花”。“八”字形平行排列为松花;以大树花为中心,小树花作主花,松花做隔花,把各主花的二方连续纹样隔开,两头有对称观音手的菱形图案等。针法多样,有十字挑花、平针挑绣、独针绣等。色彩运用有两种:一种色阶排列平稳,有白、土约、土黄色相互运用,色调谐调、古朴;另一种色彩对比较为强烈,常用白、朱红、水红、粉绿、草绿、群青色,活泼、丰富。女子出嫁时,把盖头巾盖在头顶一竹子编织的小架子上,配上五彩缤纷的嫁衣,更显艳丽多姿。

  瑶族百褶裙

  服饰工艺品。流行于广西南丹。通常用自织土布作料,染成深浅不同的靛色,折叠成造后用针线在裙头处串缀而成。裙里衬一条与外裙大小一样的内裙。裙面有蜡绘花纹,纹线经投靛染分深浅。裙脚饰有红色刺绣花纹,多为几何形花卉,宽约10厘米。着裙时,裙前习惯再围一条比褶裙稍长的面裙,宽约20厘米,黑底镶蓝边。

  瑶绣

  织绣工艺。历史悠久,早在后汉就有瑶族好五色衣的记载。在黑、深蓝或青蓝布底上,用红、白、黄、绿、橙等色丝线,以错针绣等多种技法,绣出丰富的花纹。有简单的几何图案,也有二龙抢宝、彩蝶双飞、猛虎出山、游鱼戏水等纷繁形象,还有寓意风调雨顺、五保丰登的春牛、展翅翱翔的大鹏、羽毛美丽的金凤凰、幸福相依的鸳鸯等,花草竹木亦有所见。色彩鲜艳而雅朴,构图明晰而多变。常绣花边、花带以作服饰。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(2008) 71服装之家(71FZ.COM)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服装类网站第一品牌 about/关于 网站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