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专业的服装导航服装综合资讯网,号称服装界中的hao123,服装网址一网打尽 竟在71FZ.COM

中国旗袍演变史五:20年代—倒大袖与新样式

  辛亥革命后,着旗袍的人大大减少。1924年,末代皇帝傅仪被逐出紫禁城,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。1920年前后,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,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、轻松和愉悦。这一时期,以上海为中心的女性妆饰新一轮的展示台,已悄悄拉开帷幕。

 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,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“文明新装”。这种“文明新装”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,城市女性视为时髦而纷纷效仿。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,摆长不过臀,袖短露时或露腕呈喇叭形,袖口一般为7寸,称之为倒大袖,衣摆多为圆弧形,略有纹饰。裙为套穿式,初尚黑色长裙,长及足踝,后渐至小腿上部。?当“文?明新装”异军突起之时,旧式的袄裙、袄裤也层出不穷地变换着小花样。衣领降低高度,让颈项露出来。领口挖成圆形、方形、鸡心形、金刚钻形。短袄的下摆时圆时尖,或是六角形,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从袄底垂下挑逗性的长而宽的浅色丝质裤带,带端飘着排穗。清式的马面裙慢慢简化,榴裥越来越少,乃至消失,最后连马面裙本身也踪影全无。旧的服饰消失,新的形式产生。 

  20年代中叶起,一种新旗袍诞生。上海是当时公认的服饰时尚中心,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着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。上海旗袍时尚的最初,是以无袖的长马甲形式出现的,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。1926年,长马甲同短袄合并,就有了民国新旗袍最初的款式。张爱玲评价道:“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,具有清教徒的风格。”袍身宽松、廓形平直,长度在踝关下之上或大约小腿肚的地方,倒大袖,领、襟、摆等处仍喜做滚边镶饰,但繁褥之风日减,?“裥干”和阔滚条被视为过时的象征。是秋冬时穿的夹旗袍,倒大袖,只有一道花边装饰。中的旗袍,已略显腰身,长至小腿肚,倒?大袖。1924年秋,末代状元刘春霖之女刘沅颖下嫁《玉梨魂》作者徐枕亚,新娘当时穿的就是这种倒大袖旗袍。 

  20年代未,旗袍开始收腰,受欧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响,摆线提高至膝下,仍为倒大袖,但袖口变小,装饰性质的镶滚趋洁,甚至完全取消,色调也力求淡雅和谐,后体上显得十分简洁方便。1929年上海女学生穿的旗袍,摆线已到膝盖处,袍身变得合体,有的袖口装上仿西式的克夫,成为流行一时的时尚。20年代的中式女装最显著的特征,就是倒大袖,包括旗袍。倒大袖在旗女的袍中有,汉女的衫袄也时兴过一段时期,民国初的“文明新装”也是倒大袖,?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这种袖形,直至30年代才慢慢消失。 

  19世纪20年代,欧美服饰审美标准对中国女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这一时期欧美女服的主要特征有三点:强调直线造型;常穿的裙子长度至膝;衣身和裙子的分界线降低至臀围以下。西方流行女装的这些特征,在同一时期的旗袍上也有所映射。此时的旗袍呈平直造型,几乎看不出胸腰臀曲线,腰节线较低。1926年后,旗袍的下摆一升再升,至1929年升至膝盖处,女子大大方方地露出她们秀丽而健美的小腿,充满时代气息。这一时期,国内外通商、交流的机会增多,欧洲进口的布匹、?羽纱、呢、绒、蕾丝等纺织品,扩大了国人的着装选择,改变着人们的着装观念。人们不再那么固执地追求“做一件传三代”,从而刺激了购买欲望,推动了旗袍的流行和变革。进口面料也是中国接受西方艺术风格的主要渠道之一。20年代的旗袍就明显受迪考艺术的影响,主要表现为直线造型、对称的装饰品和纹样图案。 

  进口丝袜的流行是对传统布袜的大改革,19世纪末20世纪初,一般洋行职员穿丝袜多,销售点限于少数条约口岸的外国商店。据说义和团起义时,见穿丝袜者,便呼其“二毛子”,愤而用刀欲砍其脚背,经哀求虽住手,也必撕破其丝袜才罢休。丝袜被视为“二毛子”的标识,不难想象清末华人穿丝袜者极少。民国初年,上海先施、永安两大公司崛起于商界,以专销“环球百货”为经营特色,从此洋货在上海人日常消费中的地位逐渐显赫。据包笑天回忆,当时的丝袜是从这两家公司购买的,时价每双1元,分黑、白两种颜色。丝袜淘汰了老式长裤,赋予旗袍的开衩以全新的意义,也就是说,使女性的腿成为时装的视觉中心,可见,丝袜是新旗袍诞生的基础并不过分。高跟皮鞋的流行比丝袜要晚,因为它能达到拔长身高,更好地体现女性苗条身材的目的,所以几乎与旗袍同期成为摩登女郎的新行头。

  (全文完)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(2008) 71服装之家(71FZ.COM)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服装类网站第一品牌 about/关于 网站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