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追求与实际发展相去甚远,市场定位与教育目标形成反差。
服装行业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:他们离时尚最近,他们是感性和理性的“两栖动物”,他们承载着服装业的梦想与艰辛。这个群体的名字叫做服装设计师。
人们对服装设计师的认识由最初的赞誉与狂热,到今天的理性乃至有所批判。历经十几年发展,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未来之路通向何方?
设计师要走专业化之路
中国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服装设师们,是看着国际上一些大牌设计师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,由此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设计师们的价值观。在这些观念里,认为设计师是创造或者引导潮流的,设计师要去做时装发布会,设计师受人尊重,埋头苦干后总能享受到鲜花的簇拥。
然而,中国服装业的发展过程和西方是迥然不同的。中国的服装业没有经过定做高级时装的阶段,没有自上而下的潮流引导,也没有贵族阶层。中国服装业自一诞生就是大机器批量生产,上个世纪八、九十年代中国的服装业和国际上已发展成熟的成衣业接轨,直接走上了成衣化道路。在这种情况下,没有哪个设计师可以成为一个品牌的灵魂,市场、商业成了压倒一切的重点。
在这个大背景下,服装设计师该做些什么呢?
首先,要走专业化之路。未来服装企业的市场定位将更加细分化,多品牌之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每个品牌适应的人群范围将进一步缩小。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更加专业,不仅要有所擅长,比如“男装”“职业装”“女装”“童装”等这些领域,还要更加细分,具体到某一年龄、某一性别、某一特定心理、某一特定场合。
其次,未来中国服装业要经历大的洗牌,在某一市场定位下的服装品牌将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,服装业将出现“多定位,少品牌”的格局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应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,尽可能详尽的掌握和这一领域有关的各种资源和各项知识储备,从生产、销售,到流行趋势、媒介宣传,乃至店面装修、陈列等等。
另外,服装业的专业化还表现在设计、销售、生产,甚至流行发布、制板等行业的分离,形成“术业有专攻”的局面。
服装设计师如果擅长某一领域,并且占有大量资源,设计才可以成为一个大的产业,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才能。
因此,设计师要走专业化的道路才是长盛不衰的不老松。-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