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雅泊被《纽约时报》称为“时尚哲学家”,他充满哲学意味的名言是:“我为你设计时装,而非所有人。就如同大海宽广无垠,我却坚信沧海一粟。因为你,能领悟世界万物真谛,懂得时装与人合而为一。” 
 
彼雅泊最喜欢的小说是米兰·昆德拉的《慢》,讲的是主人公不断地和自己的节奏相适应,做到不慌不忙,“一个男人的镇定不是通过速度而是通过沉稳来表现的。”他说。
 
在时尚界,有一位意大利先生,你最好不要跟他谈论太多关于“奢侈品”或是“秀场”、“派对”之类的话题——奢侈,对他来讲是个“低俗的、无法忍受的字眼,它只会让时尚窒息”;而那些沉迷于秀场和派对的人们,在他的眼里,不过是些不值一哂的“时尚奴隶”。 
这位先生就是玛西默·彼雅泊(M A S S I M O P I O M B O),他被《纽约时报》誉为时尚哲学家,著名男装设计师基尔多·杰尼亚(G I L D O Z E G N A)因欣赏他“满脑子的新鲜创意”,而欣然将 PIOMBO 名下品牌纳入ZEGNA 集团,协助其生产及销售。
10 月底,PIOMBO 这个对中国人来说还有点陌生的意大利品牌正式进入中国,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揭幕派对,基尔多·杰尼亚甘做绿叶,陪同玛西默·彼雅泊出现在派对现场。在现场,戴着一副黑框眼镜、看上去斯文而儒雅的彼雅泊接受了《第一财经日报》的采访。
远离米兰,摒弃时尚奴隶 
在欧洲,今年45岁的彼雅泊以其著名男装设计师和时尚专栏作家的两种身份,建立了独特的时尚影响力。 
跟大多数设计师相比,彼雅泊身上带了鲜明的知识分子特色,对于《纽约时报》送给他的“时尚哲学家”称谓,他很满意地说:“毫无疑问,时尚对我而言,一定是关于优雅的哲学和饱含诗意的艺术。”彼雅泊充满哲学意味的名言是:“我为你设计时装,而非所有人。就如同大海宽广无垠,我却坚信沧海一粟。因为你,能领悟世界万物真谛,懂得时装与人合而为一。” 
每星期,彼雅泊会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报纸《每日》写一篇文章,“我最喜欢的主题是‘生活方式’,我善于在文章中指出很多错误的生活方式。”彼雅泊说。他永远不会津津乐道地讨论那些当季潮流或者教条傻气的服装搭配,而总是以杂文形式传递日常生活中的时尚观点。比如谈到太阳眼镜,他都会扯到安迪·沃霍尔,再把杰奎琳·肯尼迪、伍迪·艾伦等眼镜名人拿出来调侃一番,充满了幽默和智慧。 
“认为时装仅仅意味着秀场和派对的想法是过时的和可笑的,”彼雅泊说,“我鄙夷过分追究时尚,我讨厌那些时尚奴隶。我坚信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特有风格,尽可能将自己的个性魅力表达出来。这就是我远离米兰的原因。在那里,某些人时尚得过了头,而某些人完全灰头土脸。我的座右铭永远是:‘穿衣搭配之间,自我个性完全表达’。” 
在彼雅泊眼里,以大牌为首的时尚界存在的最大问题和隐忧是,“他们砸了太多钞票在广告上面,却从不对产品本身有更多关心。他们觉得名气压倒一切,把公信力抛在了脑后。”
当记者问彼雅泊,会关注纽约、伦敦、米兰或是巴黎的秀场动态吗?他耸耸肩说:“我对那些秀兴趣不大,我觉得它们够落伍的,甚至有点可笑。我只欣赏最质朴的设计师阿瑟丁·阿拉亚。”彼雅泊也轻视明星,假设让他亲自找人来代言他的设计,他说自己铁定会找威廉王子:“他腼腆、浪漫、聪明,最重要的是,不为时尚所累。
意大利滨海,造就浓重色彩 
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往往会为他的职业生涯打下某些伏笔:彼雅泊愉快的童年是在意大利VARAZZE的一个海边小镇度过,“我祖父是一个苏格兰面料的小进口商,所以我是在开司米、绒线衫和各种织物当中长大的,这个背景毫无意外地让我选择了投身时尚业这条路。在大学修行政科学时,我周游世界寻找各种时尚产品带回意大利。后来我意识到万物都平庸普通,便决定自创时装品牌,将其推上时尚舞台。” 
彼雅泊最喜欢的小说是米兰昆德拉的《慢》,讲的是主人公不断地和自己的节奏相适应,做到不慌不忙,“一个男人的镇定不是通过速度而是通过沉稳来表现的。”他说。这个崇尚沉稳的男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已经开始服装设计生涯,他潜心深造30年,从90年代初起,才开始与意大利一些顶级服饰集团合作,推出自己的设计。这些集团包括KITON(顶级服饰领域的领军集团之一)、MANTERO(丝绸与配饰生产商)、 VESTIMENTA (阿玛尼的生产商)等,所以,在2005年开始与杰尼亚集团合作前,这个品牌已经被英国、德国、美国、日本、希腊、俄罗斯等国家的消费者普遍认可为国际品牌。 
虽然远离米兰,但这个品牌还是带上了鲜明的“意大利制造”的印记,那是彼雅泊生长生活的意大利滨海居住区的特点。彼雅泊这样描述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:“那里远离时尚之都米兰,生活节奏悠闲而欢快,在地中海的灿烂阳光下,一切色彩丰富而饱满,光影重叠却不刺目。我一直尝试着把这些方面全都融入到我的时装设计中,实现手段是使用一些相对较另类的颜色和样式。”问到彼雅泊2006春夏设计的时尚重点,他的回答是“浓重的色彩”,“浓重的色彩就是我个性和生活方式的写照吧,我的确内心狂野,拒绝墨守成规。” 
初看上去,彼雅泊的设计并没有复杂的装饰,也很少多色混用,但它纯粹而深厚的色彩却让人印象深刻,偶尔的强烈色彩之间的混搭也极见功力。为了达到彼雅泊想要的色彩效果,他尝试在制成后才对服装进行染色、磨面,以保证成衣的手感和染色效果更为出众。
经典的意大利式剪裁也被最大可能地运用,是非常见功力的立体剪裁,一件看似普通的西装一旦穿上后会充分感觉到它的不同——肩宽、袖长、衣长,一切皆贴身,行动自如。彼雅泊认为在设计生涯中,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不是某某设计师,而是所有的裁缝,“他们来自意大利,有时也来自英国、印度,以及那些古老的面料店。”他说。
个性男装,拒绝陈腐和中庸 
彼雅泊最恨的是潮流复制的奉行者,认为他们陈腐和中庸。他说:“当我设计服装时,我总想象是在为一位有着极强个性的男士进行设计。我不要陈腐和中庸。我跟着我的灵感,将各种样式、颜色、面料和附件糅在一起,最终的成果就是很特别的服装——我要坚持让它们优雅而不流俗,甚至是有一点点热辣。” 
彼雅泊希望这样的设计带来的是某种“知识分子服饰”,他这样描述自己的顾客:“从学生到管理者,无论长幼。他们是强势而谨慎的知识分子,想要凸显自己的艺术气质。” 
而彼雅泊自己,几乎就是一个最佳代表:他平时听肖邦的音乐,看费德里科·费里尼的电影,看他如何将那种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东西表现得很可信,沉醉于他那优雅的叙事风格和感情表达。他也推崇音乐剧《猫》,“它活泼多彩,有大量的演员和观众互动。”至于说到真正能对他的设计灵感形成影响力的艺术家,他列出了两位:“建筑师理查德·迈耶,他特别感性,他设计的建筑精致典雅而洗练,它们简直是在舞蹈,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冲击;画家贝尔纳·弗里茨,他的色彩运用与众不同,他还善于在自己的画作中将不和谐的元素整合到和谐无间。” 
灵感只是设计的一部分,带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,彼雅泊潜心钻研上世纪50年代的高级时装,玩味那个年代的贵族风格,视其为优雅和精致的来源。面料进口商的家族背景,也让他视面料为服装设计的生命,他说自己一直都在寻找最具表现力的、最上乘的面料,意大利报章称赞他“让某些差点被遗忘的苏格兰面料重归时尚”。当记者问他这具体指的是哪些苏格兰传统面料时,彼雅泊回答,是设得兰羊毛和哈里斯花格呢,“我最喜欢设得兰羊毛,因为它的颜色层次非常接近于苏格兰乡间的天空。苏格兰至今在坚持使用传统织布机,其织出来的面料的质量远非那种现代织造设备搞出来的面料能比。” 
眼下,彼雅泊亲自担当艺术总监,在设计一个ATTELIER系列,这系列是彼雅泊以独特的眼光从法国的一些收藏品中亲自挑选面料,并且重新上色以配合新创意而制作的衣服,“我把它当做一个概念,这源自全世界品牌时尚的严重衰落,是对日渐庞大和全球化的世界的一种思考——我们要跳出时尚。我买来了一个法国面料商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藏品,我们将在佛罗伦萨制作这个系列,然后在全球20多家PIOMBO专卖店发售。我要保证它精致到繁花似锦。”